四川成都pcdn,关于互联网流量

 admin   2024-05-08 14:54   1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章详细介绍关于互联网流量的题和一些四川成都pcdn相关的话题,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


如此高的普及率和互联网使用次数,人们自然会想,“网民的普及率还会继续提高吗?”上网时间会继续增加吗?中国的互联网能承受这么大的流量吗?


互联网流量是流经网络的比特流。流量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流量使用者、流量提供者、流量分配者以及管道建设和运营商。


流量的用户是终端,包括手机、电脑、传感器等。截至2022年3月末,三大电信运营商有线互联网用户总数为55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144亿,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为152亿。固定互联网终端主要是电脑,移动互联网终端主要是手机。从数据可以看出,三大电信公司网民和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0亿后,个人电脑和手机数据用户数增长放缓。


根据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5、945、905,用户规模达1007亿、975亿、93.4十亿。快速增长的包括在线办公、在线医疗服务、在线外卖、在线汽车共享服务。不难看出,这种流量供给的背后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它们分别提供以即时通讯和视频为主要流量的互联网服务。


流量分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视频直播、等大流量、低时延的应用。根据2019年CDN市场份额统计,内容分发领域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是阿里云、网宿、腾讯云。通常,CDN服务提供商实时计算所有链路的数据流状态,并采用BGP边界网关协议路由等策略来实现流量调度并选择最优的端到端路径。因此,即使流量分配者不产生流量,也会造成区域流量分配的变化。


毫无疑,交通管道的建设主体是电信运营商。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5599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103亿个,网络宽带接入端口数103亿个。光缆接入端口数103亿个。手机基站总数达到1004万个。这就是所有管道基础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运营商提供的管道除了考虑用户数和访流量外,还必须关注单位时间的并发流量。换句话说,“同时出现的车辆数量决定了它的宽度”。运营商描述的流量概念一般是指流量,即单位时间内的最大码流,反映了网络必须承载的并发流量。运营商用峰值利用率、平均利用率、以及其他指标作为基础,主动扩展带宽以满足并发需求并避免拥塞。


观察图1和图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变化,无论是总连接流量还是平均家庭流量,从2017年到2018年增长率都超过100。从2020年到2021年,也就是30年左右,下降趋势明显。


图1移动互联网访流量及增速


图2移动互联网月均访流量及增速


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用户数量。2021年,韩国网民数量较上年增加4296万,年均增长率达415。截至2022年3月末,三大电信运营商固定互联网用户总数增加1513万户。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较上年末增加28人。较上年末增加1985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增加119亿户。与上年末相比,季度增长率为85%。随着个人设备市场趋于饱和,有线和无线互联网接入用户的增长率可能会下降。


还值得注意的是活跃用户数量,它反映了实际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月活跃互联网用户数量保持在11亿至12亿,月活跃增长率小于1。这基本上说明互联网有效用户数不再增长,用户绝对数的增加会导致DOU下降。因此,综合考虑用户数量,有效年增长率不应超过5。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量如图3所示。


图3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


移动互联网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流量比例如图4所示。看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流量占据了绝大多数,2019年一度达到99。由此可以确定,移动上网以外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包括物联网流量,占比应在5以下。


图4移动互联网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流量比例


二是使用期限。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民平均每周在线时间为285小时,较上年末增加23小时,日均在线时间增加8小时至4小时。不过,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通信局发布的《2021年江苏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省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3762小时32小时。这一数字高于全国水平,且去年底比上年增加212小时,即人均每天上网时间56小时。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上网时间高于全国,但增长率低于全国。


最后是互联网应用。短片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到2019年,短片有了显着的发展。对比图1中2017年至2018年互联网访流量增速可以看出,视频业务主要起到了流量增长的推动作用。


图5短片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6累计访流量及移动互联网增速


图7移动互联网月访流量与家庭平均流量


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移动互联网访流量为587亿GB,较去年同期增长218GB。3月份家庭平均移动互联网访流量为1,498GB,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数量为176人,比去年12月增加18人。累计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及增长率如图6所示,月度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及家庭平均流量如图7所示。通过观察分析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整体流量增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基于以上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互联网流量受终端数量、在线时间、应用技术重叠等影响。


其次,2017-2019年互联网流量的大幅增长得益于视频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果出现AR/VR等高流量的新应用,未来互联网流量可能会增加。再次显着增加。


第三,个人用户设备数量和在线使用时间逐渐饱和,视频应用也趋于稳定。终端数量年增长率不超过5个,在线时长年增长率不超过8个。假设时长增长由高流量视频应用推动,则全年互联网流量总体增长率约为20%。


上述分析并未包含固网和物联网的流量数据,但固网的趋势相似,但物联网的流量占比较小,对整体影响很小。互联网。趋势可以忽略不计。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韩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访流量分别为253亿GB、131亿GB、173亿GB、30.2亿GB。分别为10亿GB。与上年相比分别增加241、223、193、149。移动互联网接入比例和增速均领先。移动互联网访流量的地区占比如图8所示。


图8移动互联网访流量地域占比


与2021年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东部地区车流量增幅强劲,而东北地区车流量增幅弱。区域失衡会导致“马太效应”。也就是说,发达地区的优势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差距”不断加深。二是***、青海、云南、新疆、贵州、宁夏等西部省区户均交通量较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综合判断区域对数字经济需求较大,应采取措施促进发展。的数字经济。


流量提供商必须综合考虑用户范围、技术架构、政策偏好等因素来部署核心节点。例如,阿里巴巴的核心节点部署在乌兰察布、张家口、南通、河源等地,而腾讯的核心节点则部署在天津、重庆、贵阳等地。同时,流量提供商通过向不同地区的众多运营商租用IDC机房,构建自己完整的流量布局。由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占总流量的70%以上,其布局对流量分布影响很大。


对于流量分发者来说,如果无法提高CDN算法的效率,则在时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CDN节点的布局由成本决定。也就是说,一旦满足延迟,CDN就会选择分发价格最低的位置。所以经常会看到相邻省城网络和IDC的相互覆盖,其中关键就是带宽定价。以城域网为例,PCDN成本是IDC带宽成本的1/10。这些巨大的价格差异决定了各方的运作方式。


此外,“95计费规则”也常用于计费互联网流量。为了节省流量成本,有实力的厂商会通过精准的调度算法,在不适用“95收费”的时段控制大流量。


一般来说,成本因素不影响交通量,而主要影响邻近区域的交通分布。


骨干直连接入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目前,国内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沉阳、南京、重庆、郑州、杭州、贵阳、福州、呼和浩特、南宁等19个国家骨干直连点。太原、南昌、济南、青岛。新建杭州、深圳、中卫、上海四个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简单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执政党。与互联网骨干网的直接连接主要由运营商驱动,而IXP主要由政府驱动。二是接入方式。骨干直连点可以在运营商的骨干网络中开通。无需操作员。IXP通常需要访IDC机房的主体。第三,由于运营商之间业务互操作性的需要,直接骨干连接点可能会继续存在。IXP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企业和运营商的共同参与,复杂度较高。预计IXP未来很难成为Equinix这样的数据提供商。这是因为,无论是第三方数据中心还是政府部门,都很难实现绝对的规模效应和普遍服务。它提供基础设施、带宽网络和运营能力方面的能力。


总体而言,骨干直连和新建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可以缓解三大运营商互通的部分障碍,但这部分流量占比较小,对部署基本没有影响。占总流量的


从东向西数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合作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规划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台地区、成渝地区、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8个地区作为“东方数据”建立国家枢纽部署国家枢纽节点,实施“西部计算”工程。对于国家算力网。随着项目的进展,预计“十四五”末东部地区数据中心比例将由60个下降至50个,西部地区数据中心比例将由10个增加。最多25个。


对比同为国家战略的“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不难发现“从东方算起”和“从西方算起”的区别。“北水南调”等工程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水、气的直接需求。但“东量西算”的方式由于采用间接的方式来解决需求,因此无法减少传输延迟和时间成本题。另外,关于计算能力,作者同意本书在“大数据范式40或31”一章中的观点,即“传统科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附加功能进一步改进从智能设备收集大量相关数据.您需要多少数据以及数据的准确度如何?我们为获取数据而选择和测量的变量不是随机的。数据的增长必须是有序的,指标是不精确的。相关报道称,算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分别增长33%和18%。该数据可能没有稳定。相关逻辑参见《尺度》一书中的分形描述和1/4次方比例增长尺度规则。


换句话说,互联网行业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其所需的计算和存储算力是需求侧驱动的,很难改变。可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等。驾驶、自动控制等方面利用大数据创造新的智能交互体验,认识到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的重要性。这些产业可以借助“西部计算”路径,将计算能力部署到西部,便利人员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活力源泉,带动真正的区域发展。


本文首发于《通讯世界》。


2022年6月25日第12期总计898


原标题互联网流量分布趋势研究


作者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政企信息服务集团


马云英世纪大学梁汉辰


编辑/格式沉新柱


审稿人沈清


制片人刘启成


本文地址:http://www.sczscw.com/post/2808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